病毒,疼痛,皮疹,水痘,病灶

提問: 關于蛇傳,知者說 問題補充: 蛇傳是一種民間流傳的疾病,醫學上一般類為皮膚病,事實不詳,望知者詳細解說下,蛇傳的病源,預防以及治療等等,謝謝~~~ 医师解答: 所謂“蛇傳”,就是帶狀皰疹,俗稱繁多。推薦一文,供你參考:帶狀皰疹 〖定義和概述〗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病因〗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后,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癥狀。由于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動繁殖而激發帶狀皰疹。〖臨床表現〗好發年齡中老年居多。長期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多見。病程一般為半個月左右。好發部位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可支配的皮膚區域。皮疹特點潮紅斑的基礎上出現群集的丘疹、水皰,粟粒至綠豆大小,皰液清亮,嚴重時可呈血性,或壞死潰瘍。皮疹單側分布呈帶狀為該病的特點。自覺癥狀自覺疼痛,劇烈難忍。疼痛可發生在皮疹出現前,表現為感覺過敏,輕觸誘發疼痛。疼痛常持續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時可持續數月之久。皮疹初起為皮膚發紅,隨之出現簇集成群的綠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變成為水泡,水泡沿神經近端發展排列呈帶狀,數天后,皰壁松弛,皰液混濁,而后逐漸吸收,干痼。愈后遺留暫時性的紅斑或色素沉著。〖診斷〗簇集成群水皰,延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在明顯的神經痛,伴局布淋巴結腫大。中間皮膚正常。很少復發。〖治療〗原則止痛,消炎。保護局部,防止感染止痛,息斯的明,VitE300 mg/日抗病毒,無環鳥苷,0.2/次,3/日局部:1-2 %龍膽紫外涂。預后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著,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后遺神經痛。七、幾個發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帶狀皰疹三叉神經眼支支配區域的帶狀皰疹單側面的額部、頭皮紅斑水皰,眼周可明顯腫脹,結膜潮紅充血,在結膜乃至角膜上出現水皰,可發生潰瘍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響視力,嚴重時可致失明。疼痛劇烈。耳帶狀皰疹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患側面癱,耳鳴、耳聾聽覺癥狀,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皰疹(Fig3)。胃腸道、泌尿道帶狀皰疹〖鑒別診斷〗單純皰疹〖預防治療〗一、營養神經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二、抗病毒萬乃洛韋300 mg口服2次/日無環鳥苷200 mg口服5次/日聚肌胞2 mg肌注1次/2日干擾素300萬U肌注1次/日三、止痛口服去痛片等鎮痛藥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嗎啡控釋片30 mg必要時口服脊柱旁神經節封閉治療。四、激素早期口服強的松對減輕炎癥及疼痛,預防后遺神經痛的發生有一定效果。9966331方案(強的松45 mg 2天,30 mg 2天,15 mg 2天,5 mg 1天)。五、外用治療早期紅斑水皰,可外用收斂性的藥物如爐甘石洗劑;有糜爛、壞死,可以0.1%利凡諾爾液作濕敷,外用抗菌素軟膏。利福平涂膜劑有保護,抗菌作用。眼局部滴皰疹凈眼藥水,外涂抗生素眼藥膏。六、物理治療紫外線照射,有促進炎癥吸收、縮短病程的作用。后期神經痛可作紅外線,音頻電療法等。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癥。多發于成人。病毒潛伏于神經細胞中,平時不致病,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沿相應的神經纖維播散至相應的皮膚區域而發病。皮損常沿一側肋間神經從后上方向產下方伸展或頭面部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表現為皮膚疼痛及附近淋巴結腫痛。治療方法有鎮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對眼部帶狀皰疹患者還應選用散瞳劑。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患腫瘤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治療以消炎抗病毒為主。如認真治療,可以根治。【處方】1.注意休息,認真服藥、擦藥。2.如發現有眼部、面部或肢體活動不利等要及時再次就診。如有胃腸道或胸部的不適也應及時就診。3.服用止痛藥物后2小時內應臥床,以免因頭昏而發生意外。4.未生過水痘的小兒可能會受到傳染,因而要注意隔離患者,以免波及小兒。帶狀皰疹的特點是,沿神經的走向分布,皮膚上的皰呈一長串,所以中醫稱之為“蛇丹”。由于它常發生于胸背部,沿著肋間神經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間也稱它為“纏腰龍”。這種病毒能長期潛伏于人體內,當人的抵抗力下降時即會發病。因此,外傷、手術、感染、腫瘤等都能誘發此病。病變部位的皮膚,有灼熱、刺痛感,數天后,會出現密集的小水泡,周圍皮膚發紅、病變部位如火燒灼一般疼痛。病情較嚴重的可見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癥狀。帶狀皰疹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偶爾也有兩側同時發生的。一般發生于胸部,也有發生于面部沿著三叉神經分布的。發生面部的,有時會連累到眼睛,影響視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數病人仍常有神經痛。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繼發細菌感染。用1%樟腦、5%硫磺爐甘石洗劑、0.5%新霉素軟膏加撲粉外用,注射維生素B12。連累到眼部的,可用皰疹凈眼膏。必要時,可注射轉移因子或丙種球蛋白。此外,應查出誘發帶狀疤疹的疾病進行治療。帶狀皰疹是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常見于腰脅間,蔓延如帶,故有“纏腰龍”之稱。在中醫學中,還有許多名稱,如“纏腰火丹”、“蛇丹”、“蛇串瘡”等都是指本病。帶狀皰疹好發于春秋季節,成人多見。發病前局部皮膚往往先有感覺過敏或神經痛,伴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亦可無前驅癥狀而突然發病。患部先發生潮紅斑,繼而其上出現多數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綠豆大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水皰透明澄清,皰壁緊張發亮,皰周有紅暈。數群水皰常沿皮神經排列呈帶狀,各群水皰間皮膚正常。10余日后水皰吸收干涸、結痂。愈后留有暫時性淡紅色斑或色素沉著,不留疤痕。亦可因皰膜破潰形成糜爛,甚至壞死或繼發化膿感染。全病程約2~3周。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經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點。一般在皮疹出現前1~2天即有神經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輕重不等,且與皮疹的嚴重程度無一定的關系。通常兒童帶狀皰疹患者疼痛很輕或沒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而且約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損害消退后可遺留頑固性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或更久。由于帶狀皰疹發病較急,疼痛較劇,且在發病之初不斷有新疹出現,真如龍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會感到恐懼。而且在民間還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即纏腰龍如果在腰上纏繞一圈就會死人,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本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損常沿某一周圍神經單側分布,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更不會圍成一圈。除常見于腰、腹部外,還可發生于胸部、四肢、頸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數嚴重者可發生帶狀皰疹性腦膜腦炎以及胃腸道或泌尿道帶狀皰疹。帶狀皰疹與水痘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但是臨床表現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我們知道水痘是一種傳染病,那么帶狀皰疹是不是也會傳染呢?表面上看,這兩種病沒有什么關聯。水痘好發于3~9歲兒童,無神經痛;帶狀皰疹多見于40歲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劇烈。二者的皮疹形態及分布特點也不相同。然而這是同一種病毒感染人體后先后引起的兩種致病過程。帶狀皰疹的發生不是由體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潛伏在體內的病毒復發所致。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病毒初次感染人體后在體內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癥,散布全身,導致人體發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至成年后由于機體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潛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神經軸突至支配的皮膚細胞增殖,于是此神經節支配的皮區出現一串帶狀的皰疹,故稱帶狀皰疹。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① 大多數人在兒童時期會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現水痘的臨床表現,還有很多人感染后無癥狀或癥狀很輕微而被忽視;② 初次感染后人體產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異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經節中潛伏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帶狀皰疹的發生;③ 帶狀皰疹的發生是由于機體免疫力下降,其誘因有很多,如感冒、過勞、某些傳染病、惡性腫瘤、艾滋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放射治療、燒傷以及使用某些藥物。可見,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后患水痘或帶狀皰疹,也可只發生其中一種,或雖感染病毒而無任何表現。理論上講,在帶狀皰疹患者的水皰液中有病毒,如果對本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接觸了皰液會被感染發生水痘,但這種機會比較少。成年人則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觸也不會發病。所以,帶狀皰疹不會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帶狀皰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離,但應避免與兒童密切接觸。西醫學對帶狀皰疹的治療原則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繼發感染。抗病毒藥有阿糖腺苷、無環鳥苷及干擾素等。消炎止痛藥如阿斯匹林、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局部患處可用2%龍膽紫溶液或復方地榆氧化鋅油外涂。若有繼發感染,可用新霉素軟膏外搽。中醫學認為本病因情志內傷,肝經氣郁生火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感毒邪而發病。熱盛證證見皮膚潮紅,皰壁緊張,疼痛劇烈,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小便黃,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治宜清瀉肝膽實火法,方選龍膽瀉肝湯化裁。亦可服用成藥龍膽瀉肝丸。濕盛證證見皮膚淡紅,皰壁松弛,疼痛較輕,納差或腹脹,大便溏,舌質淡,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治宜健脾除濕法。方選除濕胃苓湯化裁。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屬氣滯血瘀,治宜疏肝理氣,活血止痛法,方選柴胡疏肝飲化裁。外用中藥可根據病情選用清熱解毒消腫或祛濕收干之藥水煎外敷,另外水皰未破者可用金黃散,水皰已破者可用四黃膏外涂。此外,中醫針刺療法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對后遺神經痛亦有療效。不論何種方法,帶狀皰疹的治療應掌握時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經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帶狀皰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膚完好無損卻不敢觸及。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知道帶狀皰疹的發生是由潛伏在體內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體質是受累神經節的炎癥甚至壞死,疼痛的程度輕重及時間長短與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各種機能都在減退,受損的神經組織修復也較困難,故很容易發生后遺神經痛。特別是平素體質較差,或治療不及時者,此種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更久。【治療】 體針 取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支溝、陽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關;腰以下病灶:三陰交、太沖、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損周圍。 夾脊穴位置:取與皮損相應之夾脊穴。 治法 一般僅需取主穴,療效不明顯時酌加1~2個配穴。阿是穴針法:以1.5~2寸毫針,呈25度角朝皰疹方向斜刺,按皮損范圍,在周圍進4~8針,略加捻轉提插,有輕度得氣感即可。相應夾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針感循神經分布線路傳導。余穴均施提插捻轉瀉法,留針20~30分鐘,5~10分鐘運針1次。每日1~2次。 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基本痊愈:皰疹結痂,癥狀消失;顯效:皰疹結痂,癥狀明顯消失;有效:部份結痂,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后改善。 共治療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標準評判,基本痊愈67例,顯效11例,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97%[2~8]。 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陽陵泉、俠溪。 配穴:支溝、太沖。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 治法 應用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25毫瓦,激光針功率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針灸儀進行治療。依據癥情選穴:凡皮損面積大,水皰多,感染為主而疼痛輕者,僅用主穴第一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離為40~60毫米,照射密度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處照射5~10分鐘。以疼痛為主,皮損面積較局限,僅有紅色丘疹或皮疹已結痂者,則取主穴之第二組,以激光針灸儀照射,劇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別照射5分鐘。如果上皮損面積大而疼痛又劇烈者,則二組宜結合應用。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評價 共治療311例,以治5次為限,按上述療效判斷標準,其總有效率為94.2%[9]。 耳針 取穴 主穴:肺、敏感點。 配穴:皮質下、內分泌、交感、腎上腺。 敏感點位置:指耳廓上,與病灶相應位壓痛明顯處。 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據癥情酌取1~2穴,每次一側。采用捻轉手法,刺激宜強,持續運針2~3分鐘,留針1小時。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凈的墨汁和5克雄黃粉調勻,搽在患處周圍的邊緣上。每日一次。 療效評價 共治172例,平均療效在95%以上[10,11]。 穴位注射 取穴 主穴:曲池。 治法 藥液:維生素B12注射液。 每次取雙側,以5號齒科針頭,深刺得氣后,每側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損有滲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鋅軟膏。 療效評價 200例本病患者,經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12]。 皮膚針 取穴 主穴:分2組。1、脊柱兩側旁開2厘米之平行線;2、距病灶邊緣1厘米之環狀區。 治法 取第一組作整體治療,第二組作局部治療,一般宜同時取。先依皮損所在部位和范圍,定平行線長度和環狀區大小。如在胸脅部,取相當于胸段長度;皮損在下肢,取腰骶段長度。然后,以較強手法叩刺平行線和環周線,皮膚針針尖方向與皮膚表面垂直,針尖接觸皮面應短暫,針間距離0.5~1.0厘米左右。每條刺激線連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皮損炎癥全退,水皰干涸,無新疹,自覺癥狀全部消失。 共治110例,按此標準,痊愈107例,治愈率為98.2%[13]。 艾灸 取穴: 主穴:阿是穴。 治法 一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處各置一麥粒大之艾炷,點燃后,覺灸痛即吹去未燃盡之艾炷。再以同樣的方法,延伸至 遠端皰疹密集處各灸一壯。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為艾卷灸,取純艾卷或藥艾卷,點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種:一為用2支艾卷同時作廣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覺灼燙但能耐受為度,灸治時間據皮損面積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約30分鐘。二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勻緩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動。應注意艾火宏壯,集中于皰疹頂部,以有灼熱麻蘇蘇的特殊感覺沿肋間隙或經脈循 行路線感傳為佳。三為“圍灸法”,用艾卷在病損處由中心向周圍圍灸,直灸至局部潮紅,患者自覺舒適,不知痛為度,通常需時30~40分鐘。上述三法,可任選用,每日1次,4~7次為一療程。 療效評價 艾炷灸100余例,均在5~7天獲愈[14]。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中用圍灸法及單支艾卷薰灸法治療136例,均在5次內獲得痊愈[18,19]。另30例,用雙支艾卷同灸法,經治7次,結果痊愈17例,顯效4例,有效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20]。 火針 取穴 主穴:肺俞、膽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變在腰以上加支溝,在腰以下加陽陵泉。 阿是穴:皮損區周圍。 治法 主穴均取,據病變部位加配穴。將針在酒精燈上燒灼,至針尖紅而發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則采用皰疹周圍圍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針孔清潔,勿用手抓撓。 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05例,均于1~3次之間獲愈。火針后疼痛消失一般為12小時,皰疹干枯結痂平均3天[15]。 拔罐 取穴 主穴:阿是穴。 治法 令病人選好體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區。用閃火法,先在皮損兩端吸拔,接著沿帶狀分布,將罐依次拔在皰疹密集簇擁之處。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選,但必須拔緊。如松弛不緊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數,按病灶范圍而定,以排滿為度,留罐約15分鐘。留罐期間,如罐內出現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潰者,外涂龍膽紫藥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計療程,直至痊愈。 療效評價 以上 法共治111例,全部治愈,最短2天,最長10天。平均治愈時間為4.2天,無一例后遺癥[16]。 刺血 取穴 主穴:阿是穴。 治法 常規消毒皮損部位,用三棱針沿皰疹周圍轉劃一圈,以皮膚輕微出血為度。然后用毛筆或棉簽蘸雄黃酒少許,外涂于皰疹之上,每日3~5次,不計療程。雄黃酒泡制:雄黃少許研成細末,裝入瓶內,罐入酒水各半調和而成。老年或體虛病久者,同時服人參敗毒散,加黃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劑,早晚分服。 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4例,結果全部獲愈[11]。 燈火灸 取穴 主穴:分2組。1.內關、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陽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陰交,臀部取環跳。 治法 穴位均根據皮損部位選取,主穴第一組用于胸脅腰背部皮損,第二組用于頭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燈心草一根,約3寸長,一端蘸植物油,點燃后迅速將燃著端接觸穴位的皮膚,一點即起。施灸處可出現綠豆大的水泡,不必處理,會自行消退。每日1次,4次為一療程。 療效評價 共以燈火灸法治療52例,結果全部治愈。一般1~4天疼痛及炎癥基本消失,2~5天水皰開始干涸結痂[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lods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