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方法,都是,生理,乳汁

提問: 新生嬰兒吐奶問題 問題補充: 我家小兒出生20天了,吃奶后很會吐奶,有時一天好幾次,吐出物類似豆腐花狀,大便顏色青略帶黃色(喂的奶有時為母乳有時為奶粉).睡覺睡不香,白天尤為明顯,有時看他很想睡,但就是睜著眼睛不入睡,不時看他睡的很熟,但睡不長時間就醒來,現在我與妻子都被折騰的心力憔悴,請大家能幫幫我! 医师解答: 嬰兒反復吐奶怎么辦? 有些嬰兒在吃完奶后,變動體位或剛躺下,就會馬上吐奶,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溢奶,是一種生理現象。這是因為嬰兒的胃成水平狀,一變動體位,使胃無法保持水平位置,就會發生溢奶現象。等嬰兒長到六個月以后,就自然會好轉。不過有些嬰兒,不論躺著或抱著,每次吃奶以后十分鐘左右就會嘔吐,這種現象,大多由于幽門痙攣引起的。胃的上端叫賁門,下端稱為幽門,幽門痙攣使乳汁不能順利地流入十二指腸,就會出現嘔吐。對這種情況,有兩種控制方法: 一是每天給寶寶吃一兩次米糊,因為米糊比乳汁濃度高,且都是半流,汁可使幽門受重力作用而松馳,這樣,嘔吐就不容易發生。 二是在每次喂奶前十五分鐘給嬰兒吃一至二滴一比二千的阿托品溶液,然后再喂奶。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藥物價格也不高,而且很容易買到。一般兒童醫院都采用這種方法控制嬰兒吐奶,效果比較滿意。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情況,嬰兒每次吃完奶,馬上就吐,而且不論是改變體位,改變飲食,使用藥物都不能使癥狀緩解。如有這種情況,可以檢查查一下,如果在嬰兒胃的上部中部偏右處,摸到象紅棗大小的硬塊,那么小兒可能得的是先天性幽門肥厚性狹窄,就必須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了。 為什么小嬰兒愛吐奶? 一、為什么小嬰兒愛吐奶?   小嬰兒吃奶后有時吐幾口奶,這在醫學上稱為溢奶,俗稱“漾奶”,屬于一般生理現象,并不是病態。   小嬰兒溢奶與其消化道解剖、生理特點和喂奶方法有關:   (1)兒童和成人的胃一般呈垂直位,小嬰兒的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當胃內有氣體存在時,由于氣體輕,上升到胃上部便會從胃內溢出,同時帶出一些奶,這便是溢奶。   (2)嬰兒食道入胃部的口叫賁門,由于此處發育不如幽門(出口)完善,也就是胃的出口緊,入口松,這也是造成容易溢奶的另一個原因。   (3)嬰兒胃容量小,胃的肌肉和神經發育不成熟,肌肉張力較低,均易造成小兒溢奶。   (4)喂養不當,喂奶前哭鬧、吸空奶頭、吮手指,喂奶時奶未充滿奶頭部分,造成大量氣體被吞入,也容易引起溢奶。所以喂完奶后應將孩子抱起來輕拍背部,待打嗝后再將小兒右側臥位入睡,這樣嘔吐機會就會減少。其次,喂奶前應換好干凈尿布,切忌喂奶后立即給小兒換尿布,因為在翻動小兒體位時易造成嘔吐。 二、小兒吐奶在哪種情況下要去醫院就醫?   很多年輕的父母常為自己的孩子吐奶而去求醫問藥,有些家長甚至為此而感到坐臥不安。那么小兒吐奶都是病態嗎?不是,而大部分是由喂奶方法不當引起的。   如發生下列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1.吐出的奶中含有黃綠色、咖啡色及血性的物質,吐奶量大,有酸味或糞便樣氣味。   2.胎便排出延遲,排出量少或無胎便排出,無排便及排氣,可見到血樣、洗肉水樣及果醬樣大便。   3.不活潑,厭食,間歇性吞咽困難,體溫升高,囪門膨隆,頭圍逐漸增大,肚子膨脹、起包及摸到包塊。吐奶前哭鬧不安,吐后緩解。   4.吐奶呈噴射性的,體重下降,生長發育延遲或停止,皮下脂肪減少。有嗆咳,面部、四肢或全身有青紫。   5.母親正在用藥,如紅霉素、四環素族及磺胺藥等。小兒正在口服藥物,如金霉素、洋地黃類等,但此種情況在停藥后,吐奶現象就會消失。 祝寶寶健康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lods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