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醇,低血糖,甘油,蛋白,脂蛋白

提問: 血紅素(Haemoglobin)超標與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偏高有直接關連嗎 問題補充: 最近在醫院驗血的結果顯示如下:Cholesterol 5.4 mmol Triglycerides 2.1 mmol/L HDL-C 1.23 mmol/L LDL-C 3.2 mmol/L Non-HDL- C 4.1 mmol/L (for persons with trig > 2.3) Haemoglobin 6.5 %, (檢查單上注明正常范圍是4.0 – 6.0%)我于三個月前在另一醫療機構驗血的結果顯示:,Triglycerides僅為 1 mmolL,現今大幅升高,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并沒有改變。同時 Haemoglobin也超標(檢查單上正常范圍 4.0%- -6.0%)兩者(Trig 與 Haemoglobin)有相互關系嗎?請問 Non-HDL-C 是指甚么東西?煩請賜教為感!2008-02-09 22:44 提高懸賞25分 医师解答: 血紅素(heme)也稱(血紅蛋白) 是高等生物體內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  人體內的血紅素由四個亞基構成,分別為兩個α亞基和兩個β亞基,在與人體環境相似的電解質溶液中血紅素的四個亞基可以自動組裝成α2β2的形態。  血紅素的每個亞基由一條肽鏈和一個血紅素分子構成,肽鏈在生理條件下會盤繞折疊成球形,把血紅素分子抱在里面,這條肽鏈盤繞成的球形結構又被稱為珠蛋白。血紅素分子是一個具有卟啉結構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個吡咯環上的氮原子與一個亞鐵離子配位結合,珠蛋白肽鏈中第8位的一個組氨酸殘基中的吲哚側鏈上的氮原子從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與亞鐵離子配位結合,當血紅素不與氧結合的時候,有一個水分子從卟啉環下方與亞鐵離子配位結合,而當血紅素載氧的時候,就由氧分子頂替水的位置。  血紅素與氧結合的過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首先一個氧分子與血紅素四個亞基中的一個結合,與氧結合之后的珠蛋白結構發生變化,造成整個血紅素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使得第二個氧分子相比于第一個氧分子更容易尋找血紅素的另一個亞基結合,而它的結合會進一步促進第三個氧分子的結合,以此類推直到構成血紅素的四個亞基分別與四個氧分子結合。而在組織內釋放氧的過程也是這樣,一個氧分子的離去會刺激另一個的離去,直到完全釋放所有的氧分子,這種有趣的現象稱為協同效應。  血紅素分子結構由于協同效應,血紅素與氧氣的結合曲線呈S形,在特定范圍內隨著環境中氧含量的變化,血紅素與氧分子的結合率有一個劇烈變化的過程,生物體內組織中的氧濃度和肺組織中的氧濃度恰好位于這一突變的兩側,因而在肺組織,血紅素可以充分地與氧結合,在體內其他部分則可以充分地釋放所攜帶的氧分子。可是當環境中的氧氣含量很高或者很低的時候,血紅素的氧結合曲線非常平緩,氧氣濃度巨大的波動也很難使血紅素與氧氣的結合率發生顯著變化,因此健康人即使呼吸純氧,血液運載氧的能力也不會有顯著的提高,從這個角度講,對健康人而言吸氧的所產生心理暗示要遠遠大于其生理作用。當血液內紅細胞破壞過多,肝臟負荷增加,肝細胞內運送、結合和排泄障礙,或肝外膽道阻塞,都可引起血內膽紅素濃度增高而出現黃疸。   除了運載氧,血紅素還可以與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離子結合,結合的方式也與氧完全一樣,所不同的只是結合的牢固程度,一氧化碳、氰離子一旦和血紅素結合就很難離開,這就是煤氣中毒和氰化物中毒的原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其他與這些物質結合能力更強的物質來解毒,比如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用靜脈注射亞甲基藍的方法來救治。 血紅素在食品加工與儲藏中的變化 在肉品的加工與儲藏中,肌紅蛋白會轉化為多種衍生物,包括氧合肌紅蛋白、高鐵肌紅蛋白、氧化氮肌紅蛋白、氧化氮高鐵肌紅蛋白、肌色原、高鐵肌色原、氧化氮肌色原、亞硝酰高鐵肌紅蛋白、亞硝酰高鐵血紅素、硫肌紅蛋白和膽綠蛋白。這些衍生物的顏色各異,氧合肌紅蛋白為鮮紅,高鐵肌紅蛋白為褐色,氧化氮肌紅蛋白和氧化氮肌色原為粉紅色,氧化氮高鐵肌紅蛋白為深紅,肌色原為暗紅,高鐵肌色原為褐色,亞硝酰高鐵肌紅蛋白為紅褐色,最后三種物質為綠色。新鮮肉放置空氣中,表面會形成很薄一層氧合肌紅蛋白的鮮紅色澤。而在中間部分,由于肉中原有的還原性物質存在,肌紅蛋白就會保持還原狀態,故為深紫色。當鮮肉在空氣中放置過久時,還原性物質被耗盡,高鐵肌紅蛋白的褐色就成為主要色澤。圖9-5顯示出這種變化受氧氣分壓的強烈影響,氧氣分壓高時有利于氧合肌紅蛋白的生成,氧氣分壓低時有利于高鐵肌紅蛋白的生成。 鮮肉在熱加工時,由于溫度升高以及氧分壓降低,肌紅蛋白的球蛋白部分變性,鐵被氧化成三價鐵,產生高鐵肌色原,熟肉的色澤呈褐色。當其內部有還原性物質存在時,鐵可能被還原成亞鐵,產生暗紅色的肌色原。火腿、香腸等肉類腌制品的加工中經常使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作為發色劑。血紅素的中心鐵離子可與氧化氮以配價鍵結合而轉變為氧化氮肌紅蛋白,加熱則生成鮮紅的氧化氮肌色原,用圖9-6表示。因此,腌肉制品的顏色更加誘人,并對加熱和氧化表現出更大的穩定性。但可見光可促使氧化氮肌紅蛋白和氧化氮肌色原重新分解為肌紅蛋白和肌色原,并被繼續氧化為高鐵肌紅蛋白和高鐵肌色原。這就是腌肉制品見光褐變的原因。 鮮肉不合理存放會導致微生物大量生長,產生過氧化氫、硫化氫等化合物。過氧化氫可強烈氧化血紅素卟啉環的α–亞甲基而生成膽綠蛋白。在氧氣或過氧化氫存在下,硫化氫等硫化物可將硫直接加在卟啉環的α–亞甲基上,成為硫肌紅蛋白。另外,腌肉制品過量使用發色劑時,卟啉環的α–亞甲基被硝基化,生成亞硝酰高鐵血紅素。這是肉類偶爾發生變綠現象的原因。三酸甘油脂高血脂癥 <一>定義 : 血中脂肪物質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血脂蛋白代謝異常的疾病群。 <二>發生原因、發生率、與危險因子 : 高血脂癥是由于血中脂肪物質過高所產生的疾病,它是造成動脈硬化癥和心臟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每100人中約有一個發生此癥,男性高于女性(唯糖尿病人者例外)。高血脂癥可因遺傳(如一些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癥)、或經由次發性的因素所導致(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癥、庫欣氏癥候群、腎病癥候群、甲狀腺低能癥,飲食因素如每日脂肪攝取超過總熱量 卡路里 的40%、飽和脂肪酸超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每日攝取超過300亳克、或飲酒過量,及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女性荷爾蒙、避孕藥丸、類固醇、或貝他阻斷劑的使用等)。 <三>血脂蛋白的種類 : 血脂蛋白包括:乳糜粒脂蛋白(Chylomicrons)、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介密度脂蛋白(IDL)、與高密度脂蛋白(HDL)等。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因可保護心臟減低心臟病的發生率,故又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因與心臟病的發生息息相關,故又稱為「壞膽固醇」。 <四>高血脂癥的分類 : 根據血中不同種類的血脂異常,世界衛生組織(WHO)經修正原先的Fredrickson等人的分類臨床上把高血脂癥分為六種類型。 第I型是由于乳糜粒脂蛋白過高而造成三酸甘油脂過高癥。第IIa型是由于LDL脂蛋白過高造成血膽固醇過高癥。第IIb型除了LDL脂蛋白過高造成血膽固醇過高外,尚伴有輕度到中度的VLDL脂蛋白過高造成的三酸甘油脂過高癥。第III型乃由于乳糜粒脂蛋白殘余物與IDL脂蛋白積累造成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癥。第IV型由于VLDL脂蛋白升高造成的三酸甘油脂過高癥,也常伴有輕度到中度的膽固醇過高現象,唯其LDL脂蛋白正常。第V型則是由于乳糜粒脂蛋白與VLDL脂蛋白過高造成的三酸甘油脂過高癥。 由于以上之分類會隨著治療后血脂改善而變動,例如IIb型(VLDL及LDL均高)經治療后可能變成IIa型(只有LDL高),亦有可能變成第IV型(只有VLDL高),較易造成困擾,故近年來學者提出較簡易之分類法如下 : (1)高血膽固醇癥(只有膽固醇值升高) (2)高血三酸甘油脂癥(只有三酸甘油脂值升高) (3)混合型高血脂癥(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值均升高) 其中HDL的角色被認為是影響高血脂癥治療的重要參考因子,通常HDL如<40 mg/dl如合并高血三酸甘油脂癥者因冠心癥的危險性增加而應加以治療。反之,如HDL 60 mg/dl則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此外,美國NCEP在2001年5月對「高血膽固醇癥」又細分為 : (1)正常理想值 : 血總膽固醇值<200 mg/dl(或LDL值<100 mg/dl為理想、100-129 mg/dl為接近理想) (2)邊緣性高值 : 血總膽固醇值200至239 mg/dl(或LDL值130至159 mg/dl) (3)高值 : 血總膽固醇值 240 mg/dl(或LDL值160-189 mg/dl為高值、 190 mg/dl為高值) 而2001年NECP對「高血三酸甘油脂癥」又細分為 : (1)正常理想值 : 血三酸甘油脂值<150 mg/dl (2)邊緣性高值 : 血三酸甘油脂值150至199 mg/dl (3)高值 : 血三酸甘油脂值200至499 mg/dl (4)極高值 : 血三酸甘油脂值 500 mg/dl(易并發「急性胰腺炎」) <五>高血脂癥的預防 : 篩選為早期發現高血脂癥的一個重要方法。美國衛生署建議20歲以上成人作例行健康檢查時應包括血脂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由于預防勝于治療,故平日應盡可能攝取均衡、低脂、適度膽固醇飲食,不酗酒,并作適當運動以維持理想體重,將可預防高血脂癥的發生。 <六>高血脂癥的癥候 : 除了極少數的「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癥」的患者皮膚或皮下組織或肌腱出現「黃色瘤(Xanthoma)」或「黃斑瘤(Xanthelasma)」及部份「嚴重高血三酸甘油脂癥」患者并發「急性胰腺炎」外,一般高血脂癥病人沒有任何明顯癥候。 <七>高血脂癥的診斷 : 一般血總膽固醇值或血三酸甘油脂值超過200mg/dl者即可診斷為高血脂癥。為了慎重起見,應再加做完整的血脂蛋白檢驗(包括VLDL、LDL、及HDL等)。此外,詳細的體格檢查和其他項目的實驗室檢查也屬必要,因為如此才能排除「次發性高血脂癥」的原因。 <八>高血脂癥的處理 : 治療的目的是使血脂異常回復正常以期降低動脈硬化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目前世界各國對高血脂癥之處理均有各自之指引(Guideline),但大多參考「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及「歐洲動脈硬化學會」(EAS)的Guidelines 修改而成,我國也不例外。一般而言,高血脂癥患者先經三至六個月「飲食療法」處理,如血脂仍高才考慮并以「藥物治療」。 不論以何種方法治療,臨床上均同時參考血中總膽固醇值、高密度膽固醇值、以上二者之比值、及病人是否為「心臟血管性疾病(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粥樣硬化癥等)」患者,又是否具有二個以上之「冠心癥危險因子」者。這些危險因子為: (1)年齡 : 男性 45歲、女性 55歲,或過早停經而未接受動情激素治療者。 (2)家族史 :親人中有早發性心肌梗塞或猝死者,一般指父親或其他一等親男性在55歲前發病,或母親或其他一等親女性在65歲前發病者。 (3)上血壓 :血壓 140/90 mm Hg(糖尿病人以 130/80 mm Hg)以上或正在服用抗上血壓藥物治療者。 (4)高密度膽固醇(HDL-C,即好的膽固醇)<40 mg/dl者。(2004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尿病人男性HDL-C應在40 mg/dl以上、女性在50 mg/dl以上)(但如果HDL-C 60 mg/dl者反而對心臟有保護作用,并使危險因子減少一個。) (5)吸菸者。 (6)糖尿病人者。(在2001年5月美國NCEP已單獨將糖尿病人視同已罹患心臟血管性疾病一樣,應嚴格處理其并存之高血脂癥。) 例如在我國,如果患者沒有患「心臟血管性疾病(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粥樣硬化癥等患者)」,同時也沒有超過二個心臟病危險因子者,則其血中總膽固醇值要超過24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值(LDL-C,即壞膽固醇)超過160 mg/dl)、或血三酸甘油脂值(TG)超過200 mg/dl(在我國須同時合并高密度膽固醇值(HDL-C)<40mg/dl或總膽固醇值(Total Cholesterol)/高密度膽固醇值(HDL-C)比值超過5以上)才考慮治療,先使用「飲食治療」三至六個月,無效后再考慮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并且治療的目標為使總膽固醇值少于24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少于160 mg/dl)或三酸甘油脂少于200 mg/dl即可。如果患者具有二個或以上之心臟病危險因子,則其血中總膽固醇值如超過20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值(LDL-C)超過130 mg/dl)或血三酸甘油脂值(TG)超過200 mg/dl(須同時合并HDL-C<40 mg/dl或Total Cholesterol/HDL-C比值超過5)即可考慮治療,而治療目標為使總膽固醇值少于20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少于130 mg/dl)或三酸甘油脂少于200 mg/dl即可。反之,如患者曾患「心臟血管性疾病」或患者是「糖尿病人者(2002年9月健保的新規定)」則其血中總膽固醇值如超過20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值(LDL-C)超過130 mg/dl)或血中三酸甘油脂值超過200 mg/dl(合并其他條件如前述)即應在使用「飲食治療」的同時加上「降血脂藥物治療」,并且治療目標較嚴格,最好使血中總膽固醇值少于16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少于100 mg/dl)或血中三酸甘油脂值少于150mg/dl。 但如果患者血中三酸甘油脂超過1000mg/dl(2004年9月1日健保局修訂為500 mg/dl),因具有罹患急性胰腺炎危險,故得馬上使用降血脂藥物(應使用fibrate類藥物),并且不須考慮TC/HDL-C比值是否大于5。 飲食療法則是最先應采取的處理步驟,而對于體重過重者,則應減輕體重至理想體重。對于大部份的人而言,第一期的飲食限制為降低總熱量(卡路里)、膽固醇(每天300亳克以內)、及飽和脂肪酸含量(10%以下)是適當而必要的處置,至于飲食之限制程度則應視高血脂癥之嚴重程度成正比。如果三個月后血脂仍高,則應進入第二期的飲食限制療法:膽固醇每天應少于200甚至150毫克、及飽和脂肪酸含量7%以下。如果三個月后血脂仍高,則應考慮降血脂藥物治療。唯有些情況專家建議可考慮提前使用藥物治療,例如糖尿病人者、有動脈硬化或心血管疾病人者或家族史者。 至于藥品類型的選擇應視患者血中何種血脂升高而異。一般而言,臨床上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有以下數種類型: (1)膽汁 sequestrant樹脂:cholestyramine,colestipol,colesevelam等。 (2)HMG-Co A reductase 抑制劑(目前為首選藥物):lovastatin,pravastatin,simvastatin,fluvastatin,atorvastatin,rosuvastatin等。 (3)Nicotinic acid:nicolar,lipo-nicin,acipimox等。 (4)Probucol(因此藥會同時降HDL,故非首選藥物)。 至于降三酸甘油脂藥物則為: (1)Fibric acid 衍生物:gemfibrozil,bezafibrate,etofibrate,fenofibrate等。 (2)Nicotinic acid:nicolar,lipo-nicin,acipimox等。 專家建議如果以上單種藥物使用2到3個月仍無療效,則應馬上停止使用,并嘗試轉用他類藥物。有時尚須使用二種甚至多種藥物混合療法方能達到較佳療效,臨床實驗已證明降低血脂即可減緩動脈硬化的發展及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唯須注意有些患者會增加其出現「肌炎」的概率。患者應遵醫師指示定期服藥并作血脂、肝功能、及肌炎指標定期檢查以了解副作用程度及高血脂癥的控制情況。 <九>結語 : 高血脂癥的并發癥為動脈硬化癥及心臟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等。雖然降低血脂可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唯近年來亦有不少醫學報告提出降低膽固醇雖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但其「非心臟病有關」的死亡率(包括自殺、發生意外、及癌癥等)卻有上升之勢,使得總死亡率并無明顯變化,因此專家們建議目前降血脂藥物之使用,應以「再(次)發性預防」為主要目的,即使用于己發生過心肌梗塞或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身上,以防止第二次同樣疾病的發生,至于從未發生過此類疾病的人士則可不必為了預防(原發性預防)此類疾 葡萄糖是醣的一種型式,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低血糖癥或稱低血糖是發生 在當血糖值降得太低,無法供應身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 碳水化合物如糖及淀粉是我們飲食中葡萄糖的主要來源,在消化的過程中,葡萄糖被吸收進入循環中,帶到身體的各個細胞,提供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而過剩的葡萄糖則被貯存于肝臟中,成為肝醣。這些過程都受到身體中賀爾蒙的嚴密控制,所以正常人的血糖都非常穩定,鮮少發生低血糖的。 低血糖可發生在糖尿病和其它疾病的病人身上。對糖尿病來說,由于接受降低血糖的治療,所以低血糖會隨時發生在任何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身上,特別是一些需要嚴格控制血糖的病患,或者是血糖值起伏很大的病人。所以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親友都應該去學習怎樣去應付低血糖的發生。 身體如何控制血糖? 簡單來說,血糖主要是由賀爾蒙胰島素及升糖素來控制,此兩種賀爾蒙無論太多或太少都會導致血糖值降得太低或升得太高。其它會影響血糖值的賀爾蒙尚有腎上腺皮質酮、生長激素、兒茶酚氨。 胰臟中的胰島有阿發及貝他細胞,可分別產生升糖素和胰島素。當飯后血糖升高, 貝它細胞就會釋放胰島素,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把血糖值降至正常范圍。當血糖值降得太低時,阿發細胞會分泌升糖素,會刺激肝臟釋出儲存的肝醣及轉變成為葡萄糖來升高血糖值到正常的范圍。肌肉亦可儲存部份肝醣,也可被轉變為葡萄糖。 血糖值范圍 正常血糖值的范圍大約為60-115mg/dl;視乎個人最后吃過東西的時間而定,在空腹時,血糖可偶爾降至60mg/dl以下,甚至50mg/dl以下,而無任何嚴重不正常的問題。這可在健康的婦女身上見到,特別是在長期禁食過后。倘若血糖小于45mg/dl,通常代表不正常而嚴重的問題。 低血糖的癥狀有那些? 低血糖癥的人會覺得虛弱、嗜睡、發抖、混亂、饑餓及頭暈。皮膚蒼白、頭痛、激動、震顫、流汗、心跳加速、發冷、抽筋感、突然間的情緒改變及行為改變,例如無事哭泣、笨拙或痙攣性的活動、無法集中注意、嘴部周圍麻刺感等都是低血糖的癥狀。在嚴重的情況下,病人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的情形。長期的糖尿病患,由于某些對低血糖反應的機能受到破壞,所以可能無任何警覺性癥狀,發生低血糖時并不察覺,當血糖低到某一程度,便馬上昏迷,是極之危險的一種表現。 低血糖癥狀有時誤認為與血糖無關之情形所導致的癥狀,有時別的疾病也可以引起類似低血糖的癥狀。例如:不尋常的壓力和焦慮,又或者心臟病發作及其它疾病引起的休克,可導致額外兒茶酚氨之產生,形成與低血糖所產生的癥狀相似的狀況,但不一定與血糖值有關。 糖尿病人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人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低血糖,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無法分泌足夠之胰島素或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身體無法利用葡萄糖作為能源。以致于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而在血液中累積,產生高血糖。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降低其血糖,視乎病情的嚴重性,大部份糖尿病人都會服食降糖藥或施打胰島素。既然要接受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要來治療,就可能會發生低血糖,特別是施打胰島素的病人。 容易產生低血糖的情況,包括:接受過高劑量的治療、胰島素吸收改變、沒有 吃飯、延遲吃飯、吃得太少、過量的運動、喝酒過多或合并其它原因。 糖尿病的低血糖處理 糖尿病者應該根據個人的年齡,低血糖癥狀的認知能力,身體的狀況等因素, 由醫師來訂定血糖的控制范圍,血糖控制范圍每人都不同,例如某個血糖范圍 對一個無糖尿病的年輕成人是安全的,但可能對一個小孩或一位較老且有其它 內科問題者就太低了。 當你覺得有疑似低血糖癥狀又無法測試血糖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記住這簡單的規則:" 當有疑問時就治療 ",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進一步 發生嚴重的低血糖,喪失意識,無法自行處理。 因為低血糖常與癥狀相吻合,糖尿病者通常在他們血糖降低時,都可以感覺得出 來,癥狀包括顫抖、心悸、冒汗和饑餓感。他們可藉由吃蠔紉恍┖鞘澄鍶縑?BR> 果、果汁或非低熱量的汽水,可在10-15分鐘內情況獲得改善,使用葡萄糖錠或軟膏,是目前較為方便又快速的治療方法。 請勿使用巧克力或冰淇淋來治療低血糖,原因是巧克力或冰淇淋含大量脂肪質, 延緩糖分吸收。確定你至少有一種的糖隨身攜帶和最好備有緊急升糖素隨 身包 當你測完血糖及治療低血糖后,等15-20分鐘后再測一次,如果血糖仍低或癥狀并未減輕,重復治療一次,在你覺得較好后,確定你照正常食用正餐及點心來維持血糖值上升。 由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必須接受胰島素治療,特別是積極性治療,所以 是最容易發生嚴重性低血糖的,它可導致意識喪失。 一部份長期胰島素依賴型病人可能發生一種情況叫做 "無法認知低血糖" 的現象,意思是他們在低血糖時不會產生警覺性癥狀,所以不知道自己低血糖。 較嚴重的低血糖會影響中樞神經,以中樞缺糖的癥狀表現,包括頭痛、脾氣改變、躁動、精神不能集中、暈睡、抽搐和不省人事等。這種情形可能雖要別人的幫忙注射升糖素或送醫院緊急救護。處理這類低血糖時,醫師通常會給予葡萄糖液或升糖素注射,升糖素或葡萄糖液注射都可以很快地解除低血糖的癥狀,使血中葡萄糖上升。 糖尿病患可藉由經常測血糖值來學習確認低血糖的癥狀,避免引發低血糖的情形來減少低血糖的發作。除了隨身攜帶糖片和最好備有緊急升糖素隨身包外,盡可能配戴糖尿病識別對象。朋友、親戚、甚至任何人都應知道低血糖的癥狀及如何在緊急的情況下來協助糖尿病患。 盡快治療低血糖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會變得更糟而且可能會昏迷,如果你昏迷了,您的旁人必須給予您緊急協助,如注射升糖素或送醫院緊急救護。 血糖過低昏迷了,旁人應該做的事情包括: 1.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 2.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 3.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 4.維持呼吸道通暢 5.注射升糖素 6.打緊急電話120求救 由于積極性胰島素治療可幫助預防糖尿病合并癥的發生,所以采用此療法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愈來愈多,相對的低血糖的發作率也愈來愈多。 要維持血糖在接近正常值的范圍,又要避免低血糖的發生,袛有靠經常自我測試血糖、規律的飲食及運動計劃、學會辨認低血糖的癥狀和遵從醫師的指導。 所以確切的說是有關聯的參考文獻:百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lods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